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与风险挑战的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6138.HK)以 "规模、质量、结构、效益" 的协同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9,2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实现营业收入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幅达19.96%,利润增速显著。 阅读量:10793
2025年9月7日至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瑞士国家银行行长施莱格尔和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沃尔高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阅读量:10249
6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开发银行融资支持的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相关情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充分发挥对外经贸金融服务的主渠道银行优势,致力于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信贷供需两旺;金融创新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注入资金“活水”,金融服务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效支撑。
为进一步激发金融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金融机构强化企业标准建设,提升金融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共同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并得到了广大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外贸领域发展难点、痛点,持续提升外贸金融服务质效,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贡献“金融力量”。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对浙江、湖北、广东三省货币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道农业银行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对债券承销、受托管理、评级、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提出,“应当健全债券业务质量和执业风险控制机制,构建以发行人质量和偿债风险为导向的履职管理体系,提升尽职履责的有效性”。
报告显示,我国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信贷供需两旺;金融创新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注入资金“活水”,金融服务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效支撑。
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4561.6亿元。国债发行7352.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553.5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844.5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7962.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53.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1207.9亿元。
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7.2%。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6.1%。前5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新增2.6万亿元,增幅高于去年同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主持召开金融系统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交流金融系统审计整改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吉山,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亮,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王陆进,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发言。